委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工作动态 委工作动态

阿坝州扎实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工作

来源:阿坝州发改委西开办  时间:2017-04-17

阿坝州扎实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印发的《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方案》要求,确保圆满完成对口帮扶各项目标任务。自2016年8月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州各县(市)积极筹备工作计划,认真完善省内对口帮扶规划修订,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夯实组织人才保障,建立健全县级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相关部门基层管理实施机构,不断充实工作力量,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一、 拓宽帮扶领域、搭建协作平台,助推产业发展。

   马尔康市签署“崇—马两市企业合作发展协议,助力脱贫攻坚走上快车道”。2017年3月17日,崇马两市企业合作发展协议签约仪式在马尔康市会议中心会议室隆重举行,崇州市土而奇、西蜀粮仓、宏记旅游、健生堂、环球国旅、琉璃旅投公司5家企业以及与马尔康市9家农牧产品企业进行了合作磋商。马尔康市企业抱团发展签订了内部合作协议,并与崇州市土而奇、西蜀粮仓、宏记旅游签订了销售合作协议3份。健生堂与阿坝州成合农业发展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1份,为脱贫攻坚工作走上快车道奠定坚实基础。

   壤塘县积极与绵阳市商业银行对接,拟建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特困家庭的帮扶,绵阳商业银行承诺每年65万元的固定帮扶资金交给壤塘用于产业发展;与绵阳市商务局开展沟通,力争通过绵阳市实施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经验,拟定壤塘县着力推动特色产品互联网营销体系建设的电子商务发展思路,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围绕壤塘觉囊文化中心建设,积极与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开展交流,从学术角度来推动觉囊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时机成熟时力争共建觉囊文化研究中心;与四川长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该公司旗下的“购实惠”生鲜电商平台,把壤塘县牦牛肉、酸奶、鲜菌、高山蔬菜等产品走出壤塘、走向全国。目前双方合作已经展开,通过网络累计销售8000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0元万元。

   二、 推动交流互补、坚持产业援建

   松潘县与成都大邑县开展以“来自雪山的礼物”为主题活动。2016年12月1日,松潘大邑以“来自雪山的礼物”为主题,参加第四届成都市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期间两县多家企业就互相合作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成都蜀之源酒业有限公司与松潘企业中蜂养殖合作社签订蜂产品收购协议,2017年至2018年将定向收购该合作社生产的所有产品; 大邑县农业创客中心与松潘县长弓牦牛专业养殖合作社、范思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产品包装策划设计服务达成合作意向。通威集团、大邑县红标鸡养殖基地、中药材公司、邑丰公司派专人到松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松潘县发展相关产业的优势和可能性,大邑县红标鸡养殖基地已初步确定在小河乡建设一个红标鸡养殖基地,并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红标鸡养殖;邑丰公司目前已投入10多万元,进行莴笋开袋即食的技术攻关,技术成熟后,将与松潘广大莴笋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解决广大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大邑县中药材公司与松潘县近3万亩的羌活达成意向性收购协议,协助建立松潘县中药材集中交易市场。这些项目的落实,必将为松潘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黑水县借助内地彭州市对口帮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深挖黑水农业绿色生态优势,积极推广生态蔬菜、色湾藏香猪、黑水凤尾鸡、黑水中蜂等一系列黑水特色农畜产品,促进藏区群众增收。利用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的品牌影响力,发挥政府的调控、引导和纽带作用,为黑水县有机生态农业搭建宣传、营销平台,达成合作协议或意向性协议5个,金额达3800余万元。建立“企业+农户”的直销渠道,充分发挥彭州冷链物流优势,实现两地资源的优势整合。

   三、充分发挥援藏干部作用,引进企业取得成效。

   2016年11月8日,绵阳市经信委组织8家绵阳企业来到红原县进行实地考察,其中5家企业与红原的本地企业签订协议,合作共赢,共谋发展;四川富临集团与红原县达成合作意向,将在红原县成立公司,帮助红原县发展运输、交通事业。11月11日,四川长虹控股集团(电器股份)公司为工作队捐赠5万元扶贫资金。整合绵阳工作队个人资源,发挥28名队员的N次方效应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联系中景恒基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来红原考察洽谈,帮助红原县招商引资,发展产业,真正做到让红原经济有“好底子”。

   眉山市东坡区对口帮扶茂县,针对茂县经济社会中的短板问题,援建工作组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得到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如工作组乐军同志撰写的《关于茂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几点思考》和《策划布局商旅综合体 加快建设五地一中心》的调研报告被县委加军书记签批并印发全县学习参考;杨荐钧同志撰写的2期审计改革专报、廖建敏同志提出多条创新城市管理的宝贵意见被采纳实施。所有援藏成员在对口帮扶单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东坡经验、东坡形象、东坡精神带到茂县。

   为了让更多的眉山市民品尝到茂县生态绿色农副产品、感受独特深厚的羌乡文化,眉山市东坡区对口帮扶工作组积极组织10多家农业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参展第八届“中国泡菜博览会”,实现现场交易额58万元、签订意向性合作企业17家的骄人成绩。

   四、促进人才交流、加大智力帮扶

   九寨沟县开展挂职锻炼和跟岗学习,根据今年工作实际,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邛崃市进行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同时举办联合培训班,每年度双方分批次互派干部、人才参加对方举办主题培训班,学习对方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干部、人才整体素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实现互惠互赢。九寨沟县教育局还加大与邛崃市教育局对接,开展校际结对支援工作,根据结对学校需要,选派教师进行培训;根据需要组建两地科研交流团队,共同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两地教师课改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若尔盖县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通过与德阳前方指挥部共同会商,拟定实施若尔盖县纳木中学教学及辅助用房建设项目,该项目作为“教育扶贫”的重点内容,实施后可有效解决红星镇、降扎乡、麦溪乡等7个贫困乡镇农牧民子女“就学难”问题。总投资1750万元,均为德阳对口帮扶资金。

   积极推进东茂友好学校建设,茂县选出的首批交流30名“东坡班”学生已赴全国重点中学眉山中学、眉山一中就读;理县全面落实“校校对口”帮扶机制,每年组织1次两地教育教学论坛,实施学校间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开通高升街小学、顺南街小学网班教学,计划每年从理县选送20名贫困学生到船山就读,积极协调四川省职业技术学院和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面向理县定向招生。利用优势教育,加快自身基础教育发展,切实解决贫困现象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