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力加快九寨新发展,实现九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来源:九寨沟县发展和改革局 时间:2015-04-27
-
奋力加快九寨新发展,实现九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全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三个“领先区”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六大发展行动,奋力加快九寨新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14年,完成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3411万元,较2011年增长48.8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50706万元,较2011年增长19.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413万元,较2011年增长24.95%。接待游客580.5万人次,较2011年增长81.06%,;实现全社会旅游总收入749753万元,较2011年增长91.6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2386万元,较2011年增长11.9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08万元,较2011年增长47.3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26万元,较2011年增长47.05%。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16元,较2011年增长35.92%。预计完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952元,较2011年增长69.1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4‰,完成计划目标。
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以建设省级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区为载体,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九寨甜樱桃正在进行绿色食品认证,建成刀党标准化基地11120亩、猪苓标准化基地653亩,发展羌活、玛卡等中药材基地1864亩,新增有机蔬菜基地420亩,新建特色水果基地2000亩,建立脱毒马铃薯扩繁基地10000亩,建成8个特色种植产业区、3个特色养殖基地、12个适度规模养殖场、5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编制完成16个乡镇生态有机农业专项规划,启动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建设,在罗依乡建设万亩生态农业有机示范基地,完成土地流转7700亩。
三、工业经济提速增量
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50706万元,较2011年增长19.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413万元,较2011年增长24.95%。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多诺电站实现全面发电,顺河、松柏等电站即将投产,玉瓦电站加快建设,全县水电装机容量达39. 9万千瓦,预计全年完成发电量16.5亿度,同比增长20.1%;马脑壳金矿恢复生产,预计全年生产黄金652公斤,实现产值约1.6亿元。
四、旅游经济再创新高
接待游客580.5万人次,较2011年增长81.06%;实现全社会旅游总收入749753万元,较2011年增长91.60%。收回神仙池经营权并实现正常营业,接待游客2.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00万元。成功打造“天堂口”民俗文化街和酒吧一条街,推出两条非遗文化“全域九寨”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有效带动大录、勿角、永丰等片区村寨乡村旅游发展,为促进群众增收、发展全域旅游奠定基础。藏羌文化演艺中心纳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工程,九寨千古情演艺项目投入运营,积极探索票价备案模式,放活文化演艺市场,全县演艺团体蓬勃发展。
五、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2011年至2014年我县重大建设项目共计21个,累计完成投资402507.18万元,黄土梁隧道、九寨沟县中查沟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项目、整村推进项目、九寨沟县玉瓦水电站、S301线川主寺至九寨沟口路面改造、保障性住房、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
六、招商引资成效突出
坚持“招项目、引投资、促发展”工作思路,大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投资环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优势和特色,依托西博会、商会等平台,精心组织招商活动,实现“借力”发展。与中国联通阿坝州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在九寨沟县境内投资4800万元,夯实“智慧九寨”建设基础,成功签约10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81.6亿元。
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封山育林4.5万亩,建设公益林304.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7.38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9.75 %。治理地质灾害隐患32处,治理水土流失691.49平方公里。严格禁牧措施,草原禁牧34万亩。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等政策,实现连续27年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全面落实污染物减排措施,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农村适宜地区建成沼气池12915口,县城清洁燃料普及率达97%。经2013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后,2014年15个乡(镇)成功取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为2015年国家级生态县验收奠定了基础。
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顺利完成第一个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定实施《九寨沟县教育跨越发展规划(2010-2020)》,与四川师范大学建立县校合作、资源共享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全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校舍9860平方米,完善中小学配套设施;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资金396.29万元,学校食堂供餐达85.7%以上;认真落实“一减一补”、“两免一助”等政策。深入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扎实创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大力推进乡镇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点建设,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州前三,城关4所小学顺利通过素质教育督导验收。启动“故乡情.九寨行”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54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九寨沟景区,同步开展“爱家乡、赞家乡”系列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道德情感。
医疗卫生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持续改善。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周转房、急救中心、医疗区域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试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小时医疗服务圈日趋成熟。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成功创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中藏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省专家组评审,建成县级医院与四川华西医院的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医院信息和管理服务平台,并逐步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全面实施分级诊疗转诊转院制度,强化县级综合医院院务公开和平安医院创建,取消药品加成,药品费用下降15%,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制定《九寨沟县“文化强县”战略发展十年规划(2014—2023)》。17个乡镇文化站、120个村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投入使用,实现全覆盖,并对农家书屋书籍更新13000册。完成有线电视模转数前端安装调试,新增数字电视用户3000余户。狠抓民族民俗文传承与保护,登嘎甘?(熊猫舞)成功纳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坪曲子传习所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并获得“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坚持举办元宵晚会、藏历新年晚会、年文化活动、全民运动会,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健身、非遗文化展演、“鱼水情—文化有约”等活动,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推进就业促进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698人,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8个,坚持每月定期举办招聘会,收集县内空缺岗位2500余个,公布用工信息2120条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20 人,失业率控制在 3.7 %以内,“9+3”学生回县就业率达到95%。制定《九寨沟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管理办法》,成功创建全州首家大学生创业基地---“天堂口”民俗文化街,入驻大学生创业商家15家。全县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63714人次,“金保网”覆盖所有乡镇,建成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级平台,与州外10家定点医院达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州外定点医疗结算协议,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100%。15315名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五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医疗救助16334人次,发放救助金额453.8万元。兑现残疾人补助金181.7万元,450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500户、藏区新居建设610户,建成公租房144套。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8亿元,为农民工追讨工资1264万元。
继续巩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创建成果,成功创建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第二次经济普查全面推进,史志、气象、保密、老龄、工商联、防震减灾、外事台侨、人防、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全县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经济发展要素较为匮乏、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
当前位置:首页 > 阿坝州“十三五”规划“ > 阿坝州“十二五”成果展 阿坝州“十二五”成果展
上一篇: 阿坝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敬老保民生
下一篇: 九寨沟县十二五发展之图片